1
sagaxu 2021-04-07 15:52:54 +08:00 via Android
有自控能力有执行力的人,即便缺钱也能借到比较便宜的银行贷款。需要碰那些垃圾贷款的人,根本做不到你说的那些建议,银行也不愿意借钱给这些劣质客户。
|
2
cydysm 2021-04-07 16:07:20 +08:00
债多不愁
大多数人都明白自己没法及时还完,但那又怎么样,每个月就还款那几天愁,拆东墙补西墙 |
3
cmdOptionKana 2021-04-07 16:36:03 +08:00 1
我感觉借贷失控的人只是少数,人毕竟不是完全理智的,比如酒、烟是致癌的,熬夜伤身,都知道需要适当运动,但谁能完全理智地每一步都趋利避害呢。
另外,人的境遇也各有不同,很多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比如很多人要去做推销员、保险员,这其中就必然有人需要面临完全没有收入,也没有存款的日子,不借又能怎么办? 失业率不管高还是低,既然不是零,就必然有一批人失业,这其中有多少人是因为不努力,有多少人是因为运气不好? 还有家庭教育的原因,多数人都会学会一定程度上承担责任,但也有人从小到大就是不断闯祸,又不断有家人给他收拾烂摊子,时间长了做事情就不会多想后果。 总之原因很多。 |
4
whusnoopy 2021-04-07 16:37:45 +08:00
「他们应该清楚这笔帐怎么算都是自己无法承担的。为什么他们还要去借贷?」
---- 不,他们不清楚,所以才会去借这种贷 |
5
misaka19000 2021-04-07 16:50:05 +08:00
因为他们不像你一样理性呗
|
6
faustina2018 2021-04-07 16:51:17 +08:00 via iPhone
贪欲。
|
7
echo1937 2021-04-07 16:55:23 +08:00
人的一生总体来说:
幼年、青年时期,有强烈消费欲望,但缺少收入; 成家立业的几年,资金缺口很大,缺钱; 反而进入了中老年,吃不动了,玩不动了,反倒是储蓄率最高的, 借贷,属于资金的跨时间和跨空间的配置,这是他存在的意义。 最后,借贷不等于高利贷,也不等于超前消费,不能混在一起讨论。 |
8
Cheons 2021-04-07 16:56:52 +08:00 via Android
自认为理智,借贷在不知不觉中超出掌控范围。
|
9
aver4vex 2021-04-07 16:59:01 +08:00
如果他们真知道自己借钱的利率是多少,他们大部分人都不会借,除非走投无路。
|
10
ylsc633 2021-04-07 16:59:44 +08:00
三月份 这里还有个人 发贴说 他媳妇 借了很多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绝大部分都是高估了自己收入 然后低估了自己的消费能力 |
11
gdrk 2021-04-07 17:02:52 +08:00
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只是被各种消费主义的陷阱引导然后恍恍惚惚的就中套了,他们要是明白这些马云资产得少一半。。。 当然,赌狗除外,对于赌狗来说小贷就是天上掉钱,撸就完了
|
12
qling 2021-04-07 17:13:11 +08:00
理想状态是可以掌控实际负债,这样的借贷可以优化现金流。
问题在于,分期、隐藏应还金额、甚至以贷还贷,让人难以掌控实际负债,超过偿还能力后,会分期,会贷更多款去还钱。最终越滚越大。 学生们负债数十万,都是一次小额贷款还不上,不断贷新款,慢慢攒出来的 |
13
namelosw 2021-04-07 17:21:17 +08:00 4
很多人说自制力自控什么的,其实是很小的一部分。
以前借贷的没那么多,这几年一下多起来了,总不能是人的自控力从统计学上有变化了吧? 总得来说就是商户和机构循循善诱,软磨硬泡,最后到威逼利诱培养起来的,有合法的,有非法的。 三十年钱各位还没有贷款买房的概念,提起贷款所有人都嘀咕地不行,现在贷款买房都是家常便饭了。1%的人借贷,还是 20%的人借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兜售的结果 — 很小的时候根本没几个人喝牛奶,也没人说喝奶有利身体健康,不管正确与否,经过几十年的营销轰炸,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基本赏识了,这个产业也大到能常年请最贵的明星代言了。 放贷的公司和各位一样,都是工作,持续改进,数据驱动,没推销成功反思总结再把套路做深点。现在大家都没钱,推销消费逐渐都变难了,一转手就打「自我提升」牌。主播不火?推销整容接贷款。程序员面试过不了?培训班接贷款。没啥消费的?把你小孩跟别人比比,一轮焦虑打击加 K12 贷款。 做的更好更快更强才能存活下来,他们越来越强的代价,自然就是更多的人最终走上借贷过日子的生活。 |
14
jfdnet 2021-04-07 17:25:36 +08:00 via Android
钱 都是有成本的。包括放在你自己手里的时候。钱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
15
love 2021-04-07 17:29:30 +08:00 via Android
这就和我想不通为啥别人要用信用卡提早一个月消费一样,又不是不用还
|
17
sggggy 2021-04-07 17:53:13 +08:00
暗金丑到君是真的可以本地化拍一遍,整个产业链都值得好好拿出来晒一晒,普及一下。
|
18
coderluan 2021-04-07 18:02:40 +08:00
传统高利贷和网贷并不是一回事, 楼主你要是能弄清两者的区别, 就知道问题的答案了, 借高利贷的人往往走投无路或者恶习缠身, 他们确实知道自己无法承担债务但是不得饮鸠止渴, 但是网贷不一样, 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警惕性, 是根本算不清网贷的帐, 看不清网贷的风险的. 高利贷只是利用人的困境, 而网贷是利用人性的弱点.
|
19
wangkun025 2021-04-07 18:06:09 +08:00
借钱买房,房价涨了。
因此借钱成为正确操作。 |
21
cmdOptionKana 2021-04-07 18:09:11 +08:00
|
22
Jianrry 2021-04-07 18:30:25 +08:00 via Android
我也想不通,为什么要还? 凭自己本事借到的钱为什么要还? 如果暴力催收,可以直接打电话报警。
听说有人带领全村 500 人撸口子,撸了 18 家小贷平台。 我希望这样的人越多越好,最好小贷公司通通倒闭。 |
23
securityCoding 2021-04-07 18:32:07 +08:00 via Android
为什么会有坏人
|
24
shm7 2021-04-07 18:36:32 +08:00 via iPhone
因为想买的东西买不起
为啥想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 我想可能是傻 |
25
imn1 2021-04-07 18:37:15 +08:00
根源是精神需求,这跟上面提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两回事,你(包括我)不理解,很可能只是自己的精神需求相对容易满足,能够接受较“低”的需求而已,说简单点就是一样两样东西就可以达到心境平静了,有些人不行
表征是个人可支配金额不高,就是除去生活必须(衣食住行)后,所剩不多 所谓“健全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其实就是以收入能力为指标,控制并降低个人的精神需求,或者转移精神需求到花费更少的地方,例如弹钢琴改为下棋,花钱就少了很多 |
26
AngryPanda 2021-04-07 18:42:19 +08:00
贷款又不全都是坏事。
|
27
Jianrry 2021-04-07 18:49:26 +08:00 via Android
扩展一下,花呗 借呗 白条 信用卡 都是合法的高利贷,当你选择分期还款 最低还款,甚至逾期时,它们的利率已经相当接近法律规定的 24%了。
我的大姨筹办养猪场时,向别人总共借了上百万,一年的利息才 10 个点。比如说借了某个人 10000,一年后才 11000,五年后就是 15000 。 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下,建议考虑向认识的人借钱,不要向这些平台贷款。 最后说一句,借钱不还的人 xxx,向小贷平台借钱不还的除外。 |
28
SuperMild 2021-04-07 19:07:48 +08:00
补充一个可能性,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出社会工作之前,父母给他 /她的零花钱可能是大几千,可能比他刚参加工作时能拿到的工资还要多,这种情况现在不少见。
一旦参加工作,零花钱可能完全停掉,而工资又低,就算工资比上学时的零花钱高一些,但开销大啊(可能需要租房、在外就餐次数增加、需要换一批更商务风的衣服、交际消费高等等),消费习惯一下子改不过来,就会借贷。 |
29
czfy 2021-04-07 19:11:41 +08:00
在过度借贷这件事上,市场要负很大责任
还记得 福报宝 花呗 /借呗 那些恶心广告吗?简直就差告诉你,不借钱你不配活着了 |
30
superrichman 2021-04-07 19:12:46 +08:00 via iPhone
欲望大于理性就会这样
|
31
Jooooooooo 2021-04-07 19:13:11 +08:00
抽烟的人是怎么想的?
|
32
ajaxfunction 2021-04-07 21:40:02 +08:00
商家的洗脑脱不了干系,我家老婆就被洗脑,认为生活要精致要有仪式感,都是月光。
关键的是,她现在备孕休息下了不上班,花销还和以前一样,没有一点量力而为的意思,好几次信用卡还不上,都是我帮处理掉的。 好在我还能帮她把窟窿堵上,后来干脆强迫把信用卡降额到 2k,好了很多。 这也不能完全怪她,我刷了 B 站都忍不住要买数码产品,只要看短视频,各种明着暗着直播带货,躲不掉的。 |
33
wenjiu 2021-04-07 21:51:35 +08:00
1.人的自制力不够。2.归根结底是绝大部分人对未来的看法是乐观的,总是觉得以后的生活会比现在好。所以借未来的“好”来满足现在的“不好”。
从金融角度说,如果你以贷养贷,永不断贷。那可以看作你的第一笔贷款是永远不用还的,从虚空中多出了第一笔贷款的钱。这也是很多月付消费的套路(看似年付划算了,但如果你一直付下去其实是亏了不满一年的月付的钱)。 |
34
weiruanniubi 2021-04-07 22:32:23 +08:00 via Android
我是为了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