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locoz  ›  全部回复第 22 页 / 共 313 页
回复总数  6244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313  
145 天前
回复了 dc2002007 创建的主题 OpenAI 我目前认为 poe 上写作最强的机器人
@dc2002007 #9 并不,Claude 2 的写作文风明显更有“人味”,GPT3.5 和 GPT4 即使用 Prompt 调整,也依然会出现“智能助手”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在 Token 长度超出能力范围忘掉要求之后
148 天前
回复了 dc2002007 创建的主题 OpenAI 我目前认为 poe 上写作最强的机器人
@hytirrb #4 说白了就是通过 prompt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AI 的输出结果,使其更偏向于自己需要的效果
148 天前
回复了 dc2002007 创建的主题 OpenAI 我目前认为 poe 上写作最强的机器人
你不如直接拿 Claude2 写…基于 GPT3.5 和 GPT4 再怎么通过 Prompt 要求,在文案类工作上也比不过 Claude2 。而且最后反而会因为为了通用而设置的过长的 Prompt 浪费了太多 Token ,导致输出质量不稳定。
太狠了,就不怕误识别被骂死…
@LeeReamond #4 你这回复的开头怎么怪怪的,删了一段?还是说是有一条没发出来?

我没看那个视频,但按照 @Greendays 说的,那个测试是持续最高亮度、24 小时开机两个月,当然是极端严苛,谁正常那么用…一个人如果不是远程办公或者压根就没工作的,工作日下班时间就算不考虑干别的,一到家就打开电视在用,每天也用不了几个小时;在周末即使只除去睡觉时间,剩余时间都在开着用,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另外,正常长时间使用时也不会拉满亮度,我 42 寸的 LG C2 一般也就开个 70%的亮度,甚至有时候阴天或晚上看网页还是会觉得有点亮了,屏幕更大的只会感觉更明显。

而且轻度的残影确实是不需要对全屏像素点进行磨损就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远超出正常使用时间且图像位置始终固定,才会产生需要进行“保养”操作才能解决的残影。但后者这种我前面也说了,只有刚出厂的时候碰到过,后面正常使用没碰到,即使是周末玩群星有个固定的界面都没有产生这种残影。

调光也没啥问题,LG C2 我记得是类 DC 调光。而且与其说 OLED 屏幕的调光会伤眼,不如说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而又不看看远处放松眼睛更伤眼。

“开机就感觉电视在磨损”本质上是因为心里认为电视的使用寿命低于自己可接受的换代间隔时间,但使用寿命方面据我实际使用下来看到的情况而言,显然是被妖魔化了的。一块屏幕用个五六年,也差不多会因为看到更好的选择而想换了,再久一点也就到七八年差不多了。你现在看七八年前的屏幕,平均水平跟现在的都能感觉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OLED 再怎么有磨损问题,按照一年正常使用下来基本没什么负面的情况出现来推算,用个七八年也最多就是亮度或许会降低点这种程度,人眼的适应能力大概率会让你完全感觉不出这个变化。

而且即使是 VA 屏,你真就觉得能在长时间使用下不出问题吗?其他零部件、排线之类的老化一样会有问题…我家里用了六年的 LG 的 4K 、60Hz 、32 寸屏中间因为排线老化修过一次,用了八年左右的一个普通的 1080P 老电视也因为主板零部件老化修过两次,用了十年左右的一个笔记本的屏幕排线老化修过一次、显示小板也换过一次,到现在那个笔记本屏幕本身还是出问题了,用都没法用,也懒得修了。这些东西,如果要说考虑二手价值,那最贵的那块 4K 屏在现在看也不值钱,随便买个全新的 27 寸 4K 屏都可以压到 1000 元以内了,这点钱谁还买二手…

OLED 的“黑色更黑”在没用过的人看来或许觉得感知不强,但实际使用中那种没有眩光、整个画面非常“透”的感觉,在看视频、玩动态画面较多的游戏时尤为明显。目前主流屏幕面板技术中除了还没普及的 microLED 和只在小型设备使用的 micro OLED 以外,在这方面应该还真没有能比的。
@locoz #16 后面这个场面,如果你没见过的话可以去翻一翻之前魔蝎数据那个案子相关的文章,其中有一个错误信息极多但容易吸引眼球的版本,在被发出来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反反复复,洗稿的版本我都见过好几版了。
即使是真的长期没更新的工具,也一样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本质原因是:
那些以转载为主甚至压根没有正经原创内容的营销号运营者,都是每天看其他人发了啥东西阅读量还不错,就去跟着转载;如果看到一个效果很好但暂时没位置放的就往后排,排到了再发。他们不会关心内容的真实性如何,也不会关心到底哪个工具更好用之类的,他们只是在按照固定的套路维持自己账号的数据,方便接广告而已。

如果你有幸碰到了多个转载大号都转载同一篇文章,并且这多个大号都有排期问题,没有扎堆在一起发的情况,你还会见到更有意思的每隔个几天、一两星期甚至几个月,一个大号转了,其他之前不知道有这篇文章的小号就突然开始一起转发的场面。
你直接让他用基于 ffmpeg 的 gui 工具,或者让 AI 写一个放在跟 ffmpeg 主程序同目录下就能实现功能的脚本,都能在几分钟内解决,不会需要折腾半天的。面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的问题时,不要指导步骤,应该直接说原理和能傻瓜式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一步到位直接把能用的工具甩过去。因为不同知识量能理解的步骤细节会差很多,就像输命令漏空格、用中文输入法、中文目录名之类的常见问题,做技术的已经默认这是常识了,但不是做技术的压根不觉得有问题。
而且你在上一个主题里都无所谓别人录屏盗版了,还纠结什么网盘分享容不容易盗版...又没什么本质区别。即使是不怎么懂技术的人,别人一边学一边录屏,或者直接用个嗅探工具把你视频从网站上给扒下来,不都是一样能随便盗版吗?门槛始终就只有那么点高度。
@locoz #2 定制版视频指的是视频流内嵌动态水印,并且水印内容包含他个人的特定信息,每个水印都是独一无二且一直在变的,盗版者处理起来的成本/处理后的效果会很受影响,不处理又很容易被溯源,盗版门槛自然就拉高了。
几十个人、十个小时的视频量,你整登录还不如每个人给个定制版的视频,虽然一个一个发链接麻烦点,但是至少可以完全确保即使出现盗版也很好追溯。登录看视频这种措施,本质上就是掩耳盗铃,没有解决核心问题,跟小鹅通那个前端加的跑马灯和 CDN 加的视频加密一样毫无意义。
简单的意图预测正好撞概率撞到了而已,只要你没有与社会完全隔离,就必然会因为其他人的一些细节特征关联到你这来。而且广告联盟是跨公司的,不是同一个 APP 一样能给你推,只要在大数据分析结果中你和他存在关联关系就行了。
149 天前
回复了 maplecloud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AI 简历求指教
@mk9527 #7 地推也太 low 了,而且各方面成本也高...网上社交平台调研、观察一下就能看到很多这个区间的人常出现的地方,简单搞点软文、视频之类的就好了,都不用特别刻意。比如说比较敏锐的人早在 QQ 那个类 Discord 的频道功能刚铺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里面做营销了。现在 QQ 为了吸引年轻人用频道功能,更是会直接发推送通知搞那种吸引人的标题让人点, 点了就是进频道里了,还有像频道功能里的频道内容推荐也都是重年轻人的一些,其中不乏讨论工作、毕业相关问题的,这就很明显是个用户群体精准、可以做推广的地方。
另外,放桌上主要当电脑屏幕用的场景下,HDMI CEC 不是特别必要的功能,比如我是把电视接进 HomeAssistant 之后做了点自动化,实际体验肯定是比单纯的 HDMI CEC 能做到的要好的:
1 、HDMI 插上笔记本自动开机、切笔记本输入源
2 、不插笔记本但按了桌子下面的按钮就开机、切游戏机输入源
3 、按床头按钮就是开机、打开 Emby 、关机
4 、打开 Emby 后自动同步根据时间点拉窗帘、调灯光
5 、离家自动关机、输入源在哪台机上并且那台机休眠/锁屏了就同步关机

你看我需要遥控器吗...完全用不到。
其实只要你不限制面板类型,OLED 的 LG C2 、C3 就挺好,性价比高、面板好、无广告、可以网络控制接入智能家居做联动、关键的显示效果和响应时间方面也都没问题。

我现在 42 寸的 LG C2 用了也快一年了,中间玩群星、显示网页画面比较多,也没见有什么烧屏的倾向,也就刚拿到手的时候发现有点疑似测试产生的界面残影,在手动触发“保养”(均匀磨损整块屏幕的所有像素点到同一程度)后就消失了,用到现在也没有再见到过残影现象。所以我觉得你大可不必担心烧屏问题,正常使用到想换代的时候还是没问题的。

LG C2 唯一的问题就是全屏显示网页之类大面积白色画面的时候会自动调暗,但是似乎是在某次系统更新之后做了优化,感觉很久没有见到过屏幕突然变暗了,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基本可以认为已经不存在。
@Hilong #12 你这又是饿了么会员又是网易云音乐会员的,为啥不直接开淘宝的 88 会员呢?两个都带了,还外加爱奇艺会员、打车优惠券、长途出行或旅行能用到的飞猪优惠之类杂七杂八的。
POE
GitHub Copilot 个人版
Office365
淘宝 88 会员
京东会员
用的时候临时开一个月的知乎/小说/听书之类平台的会员;
一段时间内实在不知道吃什么、想连续吃 KFC 的时候临时开一个月的 KFC 会员;
服务器、CDN 、备份用的对象存储之类的;
JetBrains 、Parallels 的东西直接特定版本买断了,没什么新功能的强需求,所以只有一次性成本;

大概看下来成本最高的就 POE 和 GitHub Copilot 这两个 AI 工具,但实际上由于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两个工具不仅可以认为是没花钱,甚至还可以说是在倒赚钱。
149 天前
回复了 maplecloud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AI 简历求指教
@mk9527 #4 推广其实是很小的问题,简历方面需求较多的就应届毕业生到 1-3 年工作经验这一段,把这些人常出现的地方铺上广告,自然就会吸引到人了。本来这个区间的人就是属于对社会、行业认知还不全面,并且容易有就业、提升焦虑的人群,相对更容易被吸引,随便一个教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转化效果。
@junjie2025 #10 同样以超级小桀为例,除了前面两种以外还有乐子人,乐子人压根不在乎人设到底是真是假,乐子人只看乐子。无论是单纯觉得他玩的游戏和自己有共性,还是单纯觉得讲的故事有意思,又或者是默认所有人的人设都是假的、就等着看崩塌后怎么圆场的,都是看乐子。无论再怎么造人设、吹牛逼,乐子人只会觉得“关我屁事”,自然也不会受影响。
@junjie2025 #10 像你举的这个例子,如果是一个会下意识对对方的各种自述、表现等进行分析,甚至可能会去确认一些事情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人,那他再怎么营销都没用。像超级小桀就比较类似这个例子,典型的有些自述跟实际表现存在明显反差,会去分析的人压根就不把营销出来的人设当回事,甚至只需要在看到一个特定领域的视频片段之后就立马能感觉出这人的自述有水分,但会去代入、共情的人听了故事之后就会觉得“他好厉害”之类的,甚至被告知后都不一定会思考是不是真的是这样。
1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31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42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5ms · UTC 06:52 · PVG 14:52 · LAX 23:52 · JFK 02:5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