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Aether  ›  全部回复第 28 页 / 共 53 页
回复总数  1057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53  
2015-02-23 02:44:49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多少人对这个”全人生“拍照相机感兴趣?
@weisoo 我看到reddit上有人这么干。。直接别在浴室里,于是悲剧出现了。。。
@lzxgh621 可能你对画质要求更高,所以对轻便要求就不高。
@Borden 说得对。
@zhttty 太对了。
@Comdex 国产的话会便宜很多,估计500左右,这价位如何?
@Pete 不需要,全部云端储存。
@caomu 录像录音对储存、传输、处理要求都很高,成本也更高,也许高级用户可以考虑。但本地储存和传输依然是难题。
@20150517 好主意。。。
@best1a 那等于没用:D
@qiuai 看来防盗的话可以直接用防盗录像机比较好。这个主要是随身的。
2015-01-11 10:17:38 +08:00
回复了 xiaop 创建的主题 旅行 8 月 25 日在哲蚌寺看展佛
hi 我在想是否可以在私有渠道继续我们的谈话,你介意发给我你一个你的邮箱或者微信号,让我们继续一些讨论吗?我的微信id是aether,邮件是aetherwu在gmail。谢谢。
2015-01-08 12:27:47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lausius 局限的确是存在的,包括科学——只不过是合并起来,经过相互验证的主观体验而已。但是能否让盲人了解颜色?我觉得理论上倒是可以的,但眼下看来会非常复杂,涉及到从头到尾打造一整套收集和识别光子的系统,而且还要在盲人的大脑里开辟或者附加一个脑区,让这部分信息整合到主观体验处理区里去——这谈何容易,我们连为啥主观体验会存在都没搞明白:对着一个空椅子放电影似乎是产生不了什么主观体验的。

@cedared 有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谁“更正常"一些,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早把我放倒在地了。我能想到的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应是我们可以达成的共识,除非我们能达成这个共识,否则和伊斯兰国的成员无法达成和解。这尽是一个误解的问题。唯一的解,也许还是那句老话,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像基督教的自解一样,路德的宗教革命转变了基督教的发展;而伊斯兰国也需要在内部有这么一个过程,否则,矛盾似乎是无法解决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伊斯兰国的诞生,西方社会包括中国在内未尝没有责任,人们依据一个信念揭竿而起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恐怖、暴力和思想,还是包括生活境遇——这似乎和红朝的崛起和现状很类似吧。
2015-01-08 11:27:08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TouchColor 哈哈。

@cedared 我觉得正好相反,有信仰的人认为他们真的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不会称之为信仰并且为之奉献终身;相对的,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他们的自我解释还不够被称为人生信仰罢了。

@lausius 如果你有兴趣,《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我最近看到的最好的入门普及读物,之前我会推荐一本叫做《西方哲学智慧》的教材书,但那都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然而,我想说的是,你的想法,是从贝克莱和休谟开始,所有大哲学家们都曾思考过的问题,而你和他们现在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希望你的旅途好玩儿愉快。
2015-01-08 11:20:02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我想最有趣的也是你可能会比较关心的隐喻是,什么是原罪?

我想就隐喻而言,也许不是别的,正是那智慧之果——且不论那蛇到底意味着什么,据说意味着撒旦,但撒旦又意味着什么,这故事就收不住车了。然而智慧之果是什么呢?从隐喻的角度来说,也许不是别的,正是麦子。是麦子把人类从围猎采集的伊甸园里驱逐了出来,开始了刀耕火种的生活;是刀耕火种的生活产出了额外的粮食,支撑起原始的萨满、酋长、战士直到贵族、国王、乞丐、小偷和强盗;是农业造就了诸多专业人士,并且创造出了文字。而文字的传播把人们从和自然一体的精神状态中脱出,把人和自然分离,把人和人分离,把思想和思想分离,延续到现在,而这分离,就是原罪,而原罪,从智慧之果脱出,那么原罪自然就是智慧本身——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所说的智慧,而是特指以文字为基础的,支离破碎的思考模式;现在,你我都深陷于其中,却是唯一的沟通模式。往回说一点,我们都依赖于文字(和语言等同)来沟通,或者依赖于其思考(也有很多人思考是图形化的,体验式的,但不落文字就难以沟通和传播),但我们却不自觉。这些思考时时刻刻产出我在开始时提到的那些,我所称的“无根的信仰”或者你所称的“信念”,这些碎片基于它自知的信息,却经常不顾及其他信息的存在,于是便以为自己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我想极端伊斯兰教所表现的,正是这种现象;而你提到的贪婪,还有其他,也都于此有关——人们依赖于碎片思考自己,却忘记了自己处于生命之树之中,忘记了那个整体的存在,它们只知道自己。

那么,什么是救赎呢?额。。。如果你有兴趣,我们下回再闲聊。。。
2015-01-08 11:01:59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xiaop

在我所知道的信息里,基督信仰从原始宗教里剥离,从旧约起步,在同希腊文明的碰撞中融合出自己的逻辑,在和罗马帝国的多神教环境中冲突而成长,借助于皇帝的力量成为国教,然后慢慢演化为世俗权力,直到古登堡的印刷术将其解放,借助路德等人之力重新变为一种心灵信仰,逐步实现政教分离,然后直到现在,其中,有半数的美国民众是基督徒,并且相信地球和世界被创生于六千年以前。所以我想,我无法达成和你一模一样的理解,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使得我们的思想共存——共同生存和繁衍。相较之下,极端伊斯兰教则像是中世纪的基督教,让人忧心忡忡。

在我的世界观里,所有除了实在本身的知识,都是世界观(我知道这句话听上去就像是镜子里的镜子)。这就包括所有神学和哲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哲学家长期以来都以为哲学是知识里的皇冠和明珠,这置原始宗教信仰于何地。哲学家总觉得自己先为科学打下轮廓,然后再由科学家去发现他们所预测的概念,比如原子。实际上,只要我们真正看一下就知道,总是实在的知识——比如科学在先,然后人们基于这些实在的知识试图解释这些知识(如同我在楼顶提到的此文),试图以这些知识给予世界适度的回馈以图生存,于是就诞生了整套信念系统(如你所说),而信仰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和人生级别的信念,是最为复杂的反射产物,一旦确定,几乎终身不渝。举例而言,希腊哲学先贤们其实是基于一系列的实在发现,比如相对运动,比如东西南北,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人有生死存亡,比如水利技术锻造技术和各种技术发现,然后基于所有这些技术发现,再加上形式逻辑这种技术,然后才发展出哲学——一种很特别的世界观。对于我来说,哲学和神学——或者宗教信仰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如前所述,对于所知的所有信息加在一起,然后得出的一个复杂结论,而一旦结论完成,思考也就停止了,开放之心也就封闭了。

对于圣经,我的理解是,它有很多有趣的隐喻。比如,在出埃及的时候,灾祸四起,似乎是描述当时的一场火山大爆发,导致沼泽溢出毒气,导致遮天蔽日的乌云,导致铁化合物渗入水,染红了海水,地震导致了地壳变化,导致了海啸——在海啸之前,海水会退下,露出海床;比如诺亚方舟,似乎描述的是小冰河期结束的时候,海平面上涨,湮没了原有的家园,只有极少的人勉强活了下来,迁移到高处重新开始生活;比如伊甸园,似乎描述的是在农业文明开始以前,人们的围猎采集生涯,四处都是干果,而非洲大陆在那时四季如春,不知寒暑。
2015-01-08 05:47:53 +08:00
回复了 won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假如一次美甲只要 1 分钱,男人们,你会尝试吗?
如果你把价格提到每人2000元,每次十分钟,你我对半分成,你负责连绵不断的客源,我考虑一试来做劳力!
2015-01-08 05:42:36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xiaop 我倒是觉得,信仰是信仰,人性是人性,善恶时善恶。或者说,我这里说的,是信仰的成因和存在方式,而不关心其内容;就其成因,科学在提供近乎单一的答案;而你说的是信仰的内容,而内容则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想,我们也许这样就可以达成一个共识。

看看伊斯兰国所做的,仿佛有中世纪基督教的风采,也有伟大红教的遗韵,而他们则相信他们百分之百是对的。人类要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和衷共济,真是让人感到无解。且不说别的,但是看看中国自己,看看此贴之内,人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就最具体的例子,为了和
@BGLL 找到一个对话的起点而非真伪的争辩,我需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争辩之心,不举辩论之意,只做分享之言,就这样,还时时跑嘴,只是修行不够罢了。难难难。

人的思想是这世间和社会的酱汤,取一勺放在我们脑里暂时存着,我们就知道些什么。这大杂烩,和钱财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然而人却要如此严肃地捍卫它,除了本能、功利计较以外,实不自知也。我写的这些,其实是为了探索这些,探索人的心,也算是探索我的心吧。

我花了半辈子的功夫,依靠西方哲学和最前沿的科技发现的砖才一步步走到这里。而像你这样的人,却有另一种感悟方式,三言两语之间,至少把我想说的两个基本点说尽了(当然我们没讨论细节)。但这世界这么大,我们人类到底该怎么才能更有效地连在一起呢?
2015-01-08 03:27:58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xiaop 我想你不需读完,读到这一段就了解了我的意思,当然就足够了。说“信仰是人的本能”当然也是合适的,但似乎言之无误。高屋建瓴向来是偏中国的做法,但我还是更喜欢西式的见微知著,从实际例子出发慢慢延展。但结尾如果加上你的表述:“相对于任何人类的本能。。。由此可见,信仰也是人类的本能。” 也许是好的。但这还是太抽象了,什么不是人的本能呢?人的一切都是本能的,这样的话就又没办法交流了。

@BGLL 其他且不论,对我来说,只有演化论,而无进化论。关于载体,我推荐了解麦克卢汉的“信息既是载体”。
2015-01-07 22:24:23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bjhyyc 我很喜欢你的最后一句,我有一个比喻:如果我们把人类视为地球上第一个具有初等智慧(显然不是)的生物,那么我们按照现在的趋势,有把握推论,在数万年以后,人类将是智慧最低的生物。其实不用看生物级别,看看人类自己最近数千年的发展就知道了——我们总是认为古人是愚昧的,其实只是当前这个主观的愚昧罢了。
2015-01-07 22:21:02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clino 你摘录的这个很好,是历代哲学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就是心灵对于那个存在的映射。那些规律其实只存在于我们的心里,存在于我们大脑里,作为一种信息,描述那个外部世界。

@bjhyyc
故事出处: http://seedmagazine.com/content/article/from_divided_minds_a_specious_soul/
这个故事很有名,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推荐在Youtube和Google搜索Hemosphere experiment。我就是被这些故事拖下水的(见鬼)。
你说的很好。


@BGLL
http://www.fromquarkstoquasars.com/particle-wave-duality-quantum-uncertainty-principle-united/
量子的退相干过程更为复杂,我不是物理学家,只好只停留在对微观两字的思想实验水平上。

我说的主观体验,是指只有你可以感受到的,你的视觉,你的听觉,你的一切感觉,然后加上你的思维,组成的那个可以感受到你自己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只有你可以真切地感知,而你只能通过身体、手势、眼神、语言、数字等符号和象征来和另外一个人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任何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那一堆反射是怎么组成这个体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答案,只有探索。

当然,如果你说,你没这感觉,只有我有这感觉,这说明这世界上只有我存在,你是不存在的,只是一堆机器和过程——好吧,这倒是挺棘手的——其他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么?

涉及到细节的话,也许我们可以从休谟谈起,或者更早一点,从贝莱克谈起,让我想想怎么入手。
2015-01-07 13:05:45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clino 还没读,我倒是胡乱读了些禅,从禅者的初心开始,禅学笔记,然后草草了解过六祖坛经,金刚经之类的。
@BGLL 其实在我的语境里,当代科学的信仰其实就是不打算相信自己,而只取其实用的部分。这话也不是我说的,其实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我只是一个载体罢了。不过,我觉得你把我预设为不懂科学的小思想疯子是个好主意,你愿意的话我们明天再聊吧,我得睡了。祝你有好的一天。
2015-01-07 13:00:15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BGLL 科学界越来越倾向于物质是一种波,只有被观察的时候被表现为一种粒子:其实只是波作为一种信息被另外一个信息干涉以后返回的部分信息主观体验,就是你呀,就是你作为你感受到的一切,而每一个人乃至动物都享有的不同程度的东西。
2015-01-07 12:47:28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coolicer 这挺中肯的。仔细观察这句话,自己洗脑或者被其他思想无处不在。而实际上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的思想,我们没有多少思想是“自己的”。。。
2015-01-07 12:38:31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BGLL 我在试图阐述,你说到的相信和信仰,只有量上的差别。而且,在一股物质波看来,世间剩余的一切其实都是物质波而已,的确都很廉价。
2015-01-07 12:36:09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yuuki 我觉得如果你了解康德的想法,你应该了解我的想法。
@luikore 我觉得我们现在其实是在咬字眼儿,并没有讨论事物的本身。
@BGLL 我没说大爆炸作为科学理论在概率上的可靠性,只是说对于大众依然是信与不信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抬出一位来,我在试图阐述大卫博姆的哲学观点和对世界的一种认知。人的意志是机械的吗?我不知道什么叫做机械,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意志。但我知道人的主观体验,正如历代哲学家指出的,是存在且有因的,而这个因目前来看就是大脑回路里的电子和化合物脉冲。而信仰就是其中一种脉冲模式的结果。
2015-01-07 10:58:14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什么是信仰?
@karjarjam 这之间会有区别吗?也许有,一个简单,一个复杂。但都是经过一个反射的过程以后最终得出的回馈。诚然,后者要复杂得多,而我的想法则只是试图把这个现象加以简化——天生反应,哈哈。

@xoxo 我想这就是你的信仰之一吧——在我的语境内也就是一个思维反射的产出结论。

@khaki
噗——我是被人从“奇思妙想”板块赶过来的,我得好好想一下。因为这可能不算是“随想”,其实蛮严肃的。。。哈。
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了解科学吗?科学家真的了解科学吗?——他们只是在他们的那个领域了解自己的所学而已,对于其他的知识,我们都只是选择相信而已。日心说,演化论,无意识,不确定性,量子纠缠,对于非其领域的人而言(比如一个生物学家对弦理论的了解),其实都在遵循一定程序下我们所相信的叙事;而这个程序——比如多次重复的双盲实验——也是一个叙事;宇宙大爆炸——现代的创世神话故事,也许再过几十年就会被推翻成另外一个(我指的是大众的感知而言);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在叙事之中,而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相信某个叙事,那么这个叙事就是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的信仰,或者说信念——我不打算纠缠于词汇。
另外,我对于现成的概念其实兴趣都不大,我对于推翻现成概念的兴趣其实都很大。我最喜欢的方式,是从最简单的,以对话的方式,从现在的生活语境中重新构筑意义,而起点,则最好直接依据两种知识——我的个人主观体验,以及合成验证的主观体验群——科学知识。
要回到既有现存的那些语境里去谈,我一直以来的感觉是,都只是在和自己兜圈子,却没有什么出路。
2015-01-07 07:19:46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人为什么要捍卫自己
@bugeye 好像。。。很有道理:)
2015-01-03 06:05:43 +08:00
回复了 Aether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人为什么要捍卫自己
@sammo 嗯,我没说我的这篇文章是有根的啊:)
你想重新发明一下口语、文字、印刷术、报纸、电报、电缆和互联网?这个难度有点大,不过从复制的角度来说,一切都是现成的,似乎还是很好做的。。。
1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5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50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5ms · UTC 04:18 · PVG 12:18 · LAX 21:18 · JFK 00:1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