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东西在微信平台上有风险。做个桌面 /移动端的应用会好点吧。
可以看一下每天的新增阳性 /当天实现了的检测的比率,或者说阳性率。
一般来说 omicron 之后的所有数据都比 delta 、alpha 高一个数量级,比较难以掌握当前动向,但是还是可以用来辅助判断这个地区是否「充分做了检测」。
至于感染后上报的问题,美国不清楚,但是我这边时不时会有通知比如说学校的老师或者其他学生因为 Covid 而无法出席课程,如果不上报的话应该这种现象是不会出现的吧?
在提供了阳性率等数据做对比的前提下,如果算上反复感染的话,一般来说数据大概是可信的,当然可能还是被低估了。
另外 100%感染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因为有群体免疫的存在。但是达到 80%左右估计是不难的。
反对说 SSM 或者 Spring Boot 之类的后端框架的说法,op 只是个大二学生,纯粹出于兴趣爱好想做点什么,完全没必要往这种重型企业框架上靠。而且也不会有人把 Spring 和 EE 那套当爱好来搞吧?如果想要学习比如网络原理之类的知识点,大可以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技术栈,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方面,从学习路线的一开始就锁死在 Java 上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尤其是在 Java 后端已经内卷到了极致的现在。也不是所有人眼里只有业务和业务的吧。
大二的话,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教太复杂的东西,但是 oop 和简单的编程能力应该是有的了。感觉 op 可以试试多留意一下平时生活里面的一些东西,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然后再评估一下看能不能尽量往各种技术上靠。平时可以多学习各种不同的技术,不需要掌握得特别熟练,能干活就行。最重要的还是等你开工的时候可以很快的把原型实现起来。
我自己的话……大概是一年级的时候知道了 iOS 上有个叫 Playground 的编程小游戏,但是限于没有 iPad 没有玩,二年级的时候 macOS 大更新添加了 Catalyst 的功能,然后就玩了一段时间的 Playground ,这期间自己学了一些例如 React 、Kotlin 之类的技术。
大三的时候因为预先看了编译课的内容,产生了「是不是可以做个自己的 playground 出来」的想法。当然以本科的水平,也只能构思最简单的操作小人上下左右走动然后吃钻石的行为了。然后就用课余时间基于 Antlr 写了个巨简陋的命令式语言的解释器,后来又在朋友的安利下知道了用 Kotlin 的 DSL 来直接使用语言本身的结构。前端的话,先后了解了 React 、antd 和 TypeScript ,然后在同学帮助下还碰了一点 Unity 。
当初还想过一些扩展……比如说让小人可以做出更复杂的动作,添加生物群系等奇奇怪怪的功能……或者是自己实现一个 oop 的语言。不过后来也烂尾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感觉这么下来,自己也接触了前后端的许多东西,了解了许多有趣的技术,甚至也为后面的学习带来了可能性(如果不是这个项目,我大概不会对编译原理产生特别的兴趣,再比如说解释器和地图渲染毕竟是相对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些 oop 设计……虽然回过头看大概也是栽在过度和不成熟的设计上了)。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和反思可不是什么狗屎管理系统可以相提并论的。
对于 op 的建议的话,首先大概是建议 op 可以不用只局限于 Java ,毕竟这个是 op 自己的兴趣。有很多语言都很值得一学,而且可以带来不错的回报的,像是 Kotlin 、Rust 、OCaml 、C#都是不错的语言。第二个就是尽量让自己保持好奇心,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外时间多学习一下不同的东西,组装起来就可以形成很有趣的计划了。第三个,在学校里可以试着看能不能找到聊得来的或者聊不来的(当工具人也好)同学来和自己一起做东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实现项目的工作压力。
加油^ ^
不知道是否有纯粹的基于技术限制而非个人喜好的「拒绝 Java 」的理由。
除此之外的任何理由,感觉对于一个 Java 技术栈的开发人员 /团队来说,都是纯粹的 red flag 。
Kotlin 并没有多复杂的语法或者多么花哨的设计,总体来说是一个 pragmatic oriented 的语言,应该不会有多少心智负担吧。
一个字一个字返回这个应该是最近增加的 throttling ,之前是一段一段话返回的,估计没有任何办法加快。
我看到这些就会血压升高:
- 错别字(包括汉字选字不当、英文拼写错误、小语种不带音符、变位错误或者滥用网络缩写和俚语)
- 语气词使用不当
- 代码缩进不当、不加或者乱加空格
如果是我自己犯了这些错,我会头皮发麻浑身难受然后把错误改过来之后还要难受半天。
如果是别人犯了这个错,除非是低年级的新生,我都会怀疑对方的编码水平和工作态度,当然不一定会直接说出来,毕竟还是怪伤人的。
看个人兴趣吧,只是为了看剧情和做任务其实不充钱就够了。不过这游戏里面刷圣遗物极其恶心,需要花大量时间然后忍受各种歪的痛苦,请做好心理准备。
总体上说,抽卡获得新角色主要是为了解锁各种不同的机制,确实也会对游戏体验起到一定作用,但完全没必要全抽,更没必要抽命座。至于武器,不会添加新的机制,只是刷深渊的时候会舒服一点,完全可以跳过。
我是须弥之前的全角色图鉴,但是实际拉起来的角色大概也就二十来个,常用的十几个,已经感觉练度溢出了(不考虑深渊),感觉只靠初始角色会有点难,但如果有 5-6 个五星会舒服很多,也基本上能用很久了,这游戏的抽卡期望是固定的,可以算一下抽卡期望然后平摊到每个月的消费上。
如果对这种 JRPG 的剧情无感,也不想花时间去玩活动的话,那确实是个很无聊的游戏(
总之见仁见智吧,我个人是挺喜欢这游戏的建模、风景和剧情的,但这种类型的游戏的缺点也蛮明显的。
covid party 吗,21 年的时候就有很多文章论证过这种做法比起老老实实打完疫苗没有任何好处吧。
float 的对比,好像是必须要算 delta 的吧。
我那台是 2013 mid 的 11" air ,其实完全还能用,但是主力机已经先是换成 i9 又换成 m1 pro ,基本上不会再开机使用了。
一开始还不懂得给电脑戴上防护包,磕磕碰碰了好多划痕,现在都觉得有点心疼。
100TB……最好的办法感觉是买张机票飞过去领回来。
可能有点跑题,因为人在国外,而且还是学生(不过会有去校友网站或者社交媒体收集别人 cv 的习惯)
这边的一个特点是高年级会有许多成人教育的插班生,一般都是之前在别的理工科专业毕业后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也有从国外过来的留学生。所以 30 岁以上的简历大概不算稀奇,当然,也就是在高年级才会有。
也有接触几个这样 profile 的人,给人的印象感觉和低年级的普通学生是截然不同的。大体上,可以感觉到更有对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吧,因为很多低年级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得过且过,能及格绝对不多拿一分的那种。
同时也会觉得有点惋惜,因为毕竟不是从计算机本科读起来的,缺乏基础知识注定不可能走很远,可能因为经验不足甚至连编码知识都不熟练,同时低年级的混子到这个阶段也基本上都被淘汰出去了,其实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劣势的。毕竟,光是看 cv ,一边是更年轻、手里还有好几份实习和个人项目的科班生,一边是有了年龄包袱,又缺乏项目和实践经验的插班生,完全可以想象 HR 的选择是什么。
不过在这些人身上看到的那种努力学习的冲劲,反而是这里的很多年轻人所缺乏的。
我来唱个反调,国外的搜索引擎也并不是那么美好的。
首先是近几年越来越泛滥的垃圾农场,相信常住国外,尤其是在小语种国家的用户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受。尤其是搜索很多东西的时候,最后可能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看就是蹩脚翻译的内容,来源竟然是 CSDN 之类的网站。
其次就是国外也有和谐、污染和公关。懂法语的朋友可以试试搜索一下一个叫*village d'emploi*的法国 ponzi scheme ,一个 low 穿地心的东西,但是可怕的是 Google 上除了被和谐了的 reddit 外查不到任何讨论或者有意义的内容只剩下公关软文和僵尸网站,那么换到鸭鸭走吧,发现搜索结果也被投毒了,甚至 - 上 Yandex 搜索一下,首先出来的也是软文和僵尸站群。也就百度的搜索引擎太垃圾无法理解法语所以啥都没有了。
再看看那些公然为这个 ponzi scheme 站台的,不乏国有大媒体,不觉得恐怖嘛。
一个 ponzi scheme 如此,那些经费充足的 alt right 和 hatred group ,又会怎么样呢?
可能对 v 站上的人来说这种东西实在荒谬得可笑,但是对于那种移二代、移三代,缺乏充分的互联网信息基础,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其有限的人来说,这种东西真的是很危险的。
当然,Google 本身是一家很厉害的技术公司。说这些,也绝对没有为某墙辩护的意思。但是感觉也没必要过分美化外面的世界。
只要符合开源协议要求,那就没有任何问题。有的协议甚至允许你的二次开发代码闭源。
某种程度上说,二次开发也是软件开源的一个目的吧。
感觉计算机互联网领域最发达的除开美国就是国内了吧……不过国内的内卷真的太吓人了(
Java 的话,看培训班视频不如看书吧……「 On Java 8 」,这个不错,Java 编程思想那本太老了。大体上说,跟着书过一遍把主要的知识点学会了,就可以随便找个培训班视频跳着看了,但也有别的学习的方式就是了。
主要是楼主既然是刚起步的话想必直接学各种框架和那些工程概念也不实际,比较好的办法是一边学习语言的特性一边写一些简单的习题或者算法程序来加深印象。培训班视频在这个阶段并不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而且培训班的 IDE 、开发环境或者编码风格也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
前端的话入门看什么书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就是那种「找了个项目自己边写边学」的(逃 不过感觉可以多去知乎或者 GitHub 找找看,应该是有不错的入门教程的
比起 B 站培训班,不如多了解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书,比如 packt 或者 manning 的技术书籍。
感觉是很不错的想法,而且浏览器扩展这个领域也是很好的切入点。市面上不缺 standalone 的工具箱或者 alfred 插件,但是对于浏览器来说似乎还缺乏这种整合性的扩展。
期待浏览器扩展上架。
听起来好像很好玩,不过心情对应的颜色和给出的建议的话,有什么具体的分类标准嘛,感觉是很模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