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shsqlc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lmshsqlc

lmshsqlc

V2EX 第 189444 号会员,加入于 2016-08-30 15:07:08 +08:00
lmshsqlc 最近回复了
Harsterm 都是最低特效,核显可以的[狗头]
@NouveauNom HaC Mini 指的是用 NUC 型号 Nuc8i7hnk/Nuc8i7hvk 。可以直接看到配置了
@vokins 反正 iPhone 也没什么问题。我仅仅在干活 /认真摄影的时候会操心炫光的问题,其他时候都不是很在意。最重要的还是计算摄影、HDR 和便携性。毕竟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记录生活,需要定格画面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认真地打打光,装装滤镜麦克风。

但如果我从未有过相机,我也不可能发展为现在的样子。从未拥有过最好的器材,就无法细化自己的需求。

拥有相机一定是卖掉相机的第一步,也是回归手机摄影的第一步。虽然也可能一直拥有下去,一直认真摄影。
@vokins 我之前用索尼的狗头有深刻体会。装着廉价 UV 滤镜鬼影贼重,取掉好得太多了,就看堆什么料,砸多少钱了。
避免是无法避免,就像色差和紫边。但是 iPhone 鬼影的糟糕程度应该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我这一条是想写到《干活 /认真摄影》里面的,如果日常可能还不是特别重要吧。
@duxiansen 是的,说白了都能用。这时候就要考虑两个问题。

·展示屏幕,比如索尼 HLG 是否能正确在 iPhone 上面显示,抑或是我们后期处理这个素材是不是要“认真、花时间精力处理”。如果两方面都可以满足,那就好说,不然的话这个素材还是不咋方便。
·颜色匹配,我是不是要所有素材都用 iPhone/所有素材都用相机拍摄。不然的话,后期颜色匹配好困难。

最终的结果就是看我们愿不愿意花时间精力认真处理,考虑楼主说只是想平时拍拍,我觉得吧不一定,我现在都还有押着三年前的素材,用 slog 拍的没修没剪,很难受。
@KaynW
退出摄影行业之后,我在按照自己的分类规则,把自己分在了每天《日常》,偶尔《旅游》,从不《干活 /认真拍照》。因此我也做了这些决定,你也可以参考一下:

我搞了一个 RX100M5 卡片机,带取景器的。我可以用来拍照、修图、感受有摄影的生活。感受构图、线条、图案、颜色。感受“举起相机定格一个画面”,而不是手机的“记录生活”。取出即拍,收起就走。拍的照片也可以在朋友圈斩获许多赞。
再然后买了个拍立得,更加硬核地“定格画面”,同时会让伴侣觉得“好酷哦”,而不是“认真摄影好麻烦哦搞那么多花神”。
再再然后买了个胶片机,最最硬核地“定格画面,回忆摄影的生活”,没有同伴跟着地时候可以玩两张。

而后发现手机出片更简单,所见即所得。拍妹直接用美颜相机,更符合对方的需求。拍风景有超广角,有小无人机,也可以完成修图。做视频也只用 iPhone ,重点在于“仅有一台机器,我可以快速地匹配每段素材的颜色,不需要担心相机出来的色彩与手机的不一样”。
哦再加一个,iPhone 面对光源拍,必出鬼影。
相机手机都用过,以前从业过影视行业。

我现在不搞摄影行业,不认真烧钱玩摄影的,似乎没必要。
主要想分为三部分分析。《日常》,考虑使用成本;《旅游》,降低考虑使用成本,但还是要考虑旅游本身。《干活 /认真摄影》,不考虑使用成本。最重要你要看看自己适合哪一种。日常爱不爱、旅游多不多、干活用不用。

《日常》:
·相机:拍照方面,带不出去,不方便,重,脖子酸。修图要导入手机 /iPad ,要精修,没有直出的 HDR ,没有计算摄影,没有直出惊艳的效果||视频方面,没有直接的 HDR ,要后期做饱和度、光线、人像等等处理。高质量视频文件大、传输剪辑流程困难、需要进行额外的操作才可有 HDR 效果。
·手机:拍照方面,掏出来就能用,方便。拍人像的话,修图直接美图秀秀 /美颜相机;拍风景的话,用照片就能修图。拍出来直接在 HDR 屏幕显示,惊艳好看,还有实况照片,可以自动生成回忆视频。||视频方面:同拍照方面,修图方便,视频可以直接美颜相机免修。风景可以直接用照片 app ,可以自动生成回忆视频。支持 4K 60fps Dolby Vision ,支持 HDR 。

《旅游》,与《日常》相同有很多的各自优劣:
·相机:有超长焦很爽,但是没有计算摄影,没有助理打光,短板实际在各种辅助设施上。实际旅游起来会有一种“为了照片旅游”的感觉,会占用别人很多时间,除非是俩人都喜欢摄影才能享受。如果真的是俩人喜欢摄影,补足了辅助的短板,那可以参考下面的《干活 /认真摄影》
·手机:去哪都能用,计算摄影 /美颜相机可以直接给脸上打光,直出回忆视频。我会装个兔笼,实在需要实现某种效果的话可以 mount 在车上等等地方,我也可以安装 CPL 、ND 之类的滤镜。

《干活 /认真摄影》,日常里提到的缺点全部没有了,因为我们不需要考虑“时间、麻烦、后期”
·相机:上限高、细节丰富、锐度高、可扩展性抢、前期可玩性强、后期可操作性大。支持更多、更细节的编码格式。支持 HDMI RAW 输出外录。后期能把效果做得很好。需要大量的摄影配件,比如“汽车”;需要大量的精神与时间。甲方满意。
·手机:我也能配几个便宜的 LED 灯,不用提那么多东西,也能装个什么滤镜,搞个小脚架。不用稳定器也挺稳。但是做来做去也就是这样了,没有更高质量的编码。计算摄影也多次把我的画面、光线、色彩、白平衡全毁、全不匹配了。质量都是只能求“直出能看”,直出都不能看的基本就没啥用了。
医疗器械从业人员

看 Apple Watch 的 ECG ,在国内的注册证 国械注进 20212210223 ,第二类医疗器械,但其适用范围如下:

-"与 Apple Watch 配套使用,记录、显示和储存与导联 I 心电图类似的单通道心电图,用于房颤(AFib)或窦性心律的提示,该提示信息仅供参考,不得仅凭该提示信息进行临床决策。不适用于未年满 22 岁的用户,亦不推荐患有其他已知心律失常疾病的用户使用。"

-这个适用范围是经过临床评价以及所谓“State of the Art”得出的,即当下业界若是无临床证据表明其可达到“仅凭该提示信息进行临床决策”,那就不可用于临床决策。

动态心电图机通常在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中属于 07-03-01
-结构组成:“通常由主机、供电电源、心电电缆、心电电极、记录读取设备和动态心电分析软件组成。主机部分通常包括信号输入部分,放大回路、控制电路、记录部分。通过电极将体表不同部位的电信号检测出来,经过滤波、放大、模数转化形成心电波形并进行连续记录和分析”。
-适用范围:“用于测量、采集、观察和存储动态心电图,供临床诊断”。
-显然,心电图机是可用于临床诊断的。

不管如何,法规要求如此。Apple 如果有能力将 Apple Watch 注册为“可供临床诊断使用”,必定不会退而求其次,将其 ECG 功能注册为“提示软件”。

另外,动态心电图机通常有多个导联。Apple Watch 仅有一个 I 导联,即一只手臂至另一只手臂的导联,可以测得的心电参数有限。(我试过拿着 Apple Watch 贴在脚上试图测试更多导联,但并不能同步测得多个导联)。

用于诊断,心电图是通过多个导联线(甚至可达到 18 导联,即 18 个电极位置),在不同部位与人体接触,测量不同方向上的心脏电信号变化。就像 CT ,可以通过多个导联的信号(心电图课程里面叫做向量)计算得出一个切面上的运动情况,甚至重建出整个心脏的电信号情况,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是如何运动的,或是肌肉坏死、心梗、电信号传导不佳等等。打个比方
--左手至右手 I 导联可以测得该方向(横向)心脏运动情况。
--左手至左脚 /右手至左脚可以测得一部分纵向的运动情况。
--V 系列导联(心脏水平面贴一圈)可以测出心脏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
--其它导联也可以测得心脏在不同方向的运动情况。

因此,可同步得到多信号的多导联心电图是很重要的。而“动态心电图”是挂在身上戴一整天的,就是希望可以“恰巧”捕捉到发病时的心电信号用于诊断。Apple Watch 之所以 ECG 挺好用,就是因为可以在任意时刻发病时记录一些心电信号,至少知道“有这么个毛病”,但用于临床诊断是不够的。
119 天前
回复了 shuxge1223 创建的主题 Apple 被 m2 pro 种草了,大家帮我拔一拔
@shuxge1223
虽然但是,还是要重点关注一下 Future proof 、Nerual Engine 、易用性和流程。
-关注 ProRes 。
--ProRes 作为中间格式很有意义。如你的当前职能可能需要输出 ProRes 编码文件交予下一流程使用。
--如果使用录机录制 ProRes 编码,也需要考虑输入 ProRes 的内容。只有 M 系列 Pro 处理器可以硬件加速编解码 ProRes 。如果使用其它编码,需要更强的算力。
-关注 Apple 给予的 HDR/Dolby Vision 额外支持。
-关注 Neural Engine 给 Mac 带来的各种奇怪功能。
--Djay 提取人声 /提取背景音乐。
--Final Cut Pro X 自动构图、Davinci Resolve 自动消除物体等。
-易用性,苹果电脑给予媒体创作的额外易用性。如 QuickLook 、标签、RAW 底层支持等

另外要关注一下编解码器的选择和配置。
-5900x 和 7900xt 的 VCN 不确定是否有 HEVC 10bit 422 的编解码器。但 Intel 11 代以上具有此能力。需要考虑使用 Intel QuickSync 而不是 AMD VCN 。该选项与硬件加速器无关。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nftychat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340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5634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3ms · UTC 04:37 · PVG 12:37 · LAX 21:37 · JFK 00:3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